查看原文
其他

华南师大柯清超:“十四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底层逻辑与推进路径

柯清超 教育信息化100人 2023-12-16



本文大概

4966

读完共需

15

分钟



近日,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柯清超发表题为《“十四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底层逻辑与推进路径》的演讲。柯清超副院长从教育与科技融合、区域教育信息化、学校教育信息化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演进路径。


分享 |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柯清超
整理 | 教育信息化100人
来源 | “互联网+”赋能区域教育新基建创新应用研讨会


01   
教育与科技融合:基本逻辑与发展趋势

教育与科技融合需要从时代变革的角度观察和思考。近几年来,我们反复强调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国家在经济社会领域也做出一系列重大改革——今年以来在经济领域强调“双循环”,在社会发展领域强调“从效率优先到共同富裕”。
 
 
因此,有人说这几年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底层逻辑进行了“重置”,将这种“逻辑”用到教育中,我个人认为也有一定道理。比如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我们国家基础教育发展的底层逻辑也进行了“重置”。我们知道这几年教育发展的“底色”是十九大确定的“公平而有质量”。

今年出台了很多与教育信息化相关的文件:

2021年1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意见》。


2021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

《关于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


《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


《教育信息化中长期规划(2021-2035)》(征求意见)


这么多密集的教育信息化的政策,想说明什么?

我们从文本上做一个词频分析,寻找发展推进的路径,下面是我临时做的一份分析:

政策文件的词频分析



 
以上的五份文件,前两份已正式颁布,后三份为征求意见稿,其中出现词频最高的是“教育”,出现了594次;“资源”出现了218次,位居第二,之后依次是教学、网络、建设、学习、学校、技术、数据、安全等。

从这些词频中,我们可以发现,未来国家教育信息化的推进的路径,立足于技术与学校教育体系各要素的深度融合,重构课程与教学、区域与学校教育治理等系统。



在近年来的新基建中, 5G,AR、VR、人工智能、脑机接口已逐步发展起来。在新兴技术的支持下的资源建设,将满足未来智能化教育教学的诸多需求。


在教育新基建中,关于数字资源,“开发新型资源和工具”是一个重点任务。在“双减”背景下,我们如何优化教育资源的供给和配置?缓解“双减”带来的问题和矛盾?

这需要汇聚更大范围的资源,教育信息化2.0里提到一个“大资源观”的概念;这个“汇聚”不是简单地汇聚在一起。文件中提出国家要构建学科知识图谱,让这些资源具有更强的智能化组织管理能力,基于这样的学科知识图谱,进行资源汇聚管理、能够帮助我们实现更好的分类、推荐,学习路径的优化等等。

这就是新基建里提到的如何从资源的角度去破解现实的问题。
 

从教育的视角看,教育有其发展的规律。从科技发展视角观察,科技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当今最“时髦”的信息科技可以从三个视角来考察:

人工智能类:虚拟个人助理、脑机接口、情感计算等


虚拟与现实融合类:数字孪生、数字纽带、混合现实、沉浸体验等


新型协作类:网格、区块链、智能空间等


如果大家最近看美国的大片,我建议你们看一下《速度与激情9》,反派的女主角在实验室里面操控高科技飞机,就是用数字纽带、数字孪生技术来实现的。这类技术用在教育中,在提高学生学习体验、职业技能训练领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一些危险实验中尤其如此。

在上面提到的新型协作中,互联网把大家连接在一起,在此基础上,很多人提出要建立一个“去中心化”的、基于区块链的相互协作关系,比如Mesh(格网)、智能空间,这一类应用在教育的哪里呢?

比如在对个体学习经历的记录上,区块链有不可篡改的特性。我们在教育评估,推进教育评价改革的时候,可以借助这些新型协作技术来推动评价改革。
 
 
从教育形态角度看,在经过了“停课不停学”大规模网络教学实验后,我们意识到线上与线下将形成一种“新的教育供给”,但这种有效供给真正形成的前提是,我们需要用网络对已有的教育要素重新连接和重构,实现流程的再造和优化。这需要师生信息素养的继续提升,最终形成一种新型的教学服务供给。这是我们看到的整个教育教学形态上面的变化。


这是一种新的教育信息化实践观测视角,“社会实验”这一概念是上个世纪西方提出来的一种社会学研究方法,杜威甚至认为包括国家的建立、政策措施的出台都是人类建构社会的实验。这提示我们,整个社会的发展,我们可以从实验的状态去看待。从这样的观点思考、反思、考察教育信息化,是非常有意义的。

传统实验是在实验室做的,是受控的,科学家开展实验并不关注真实社会情况,获得的是一些原理规律、精确的知识。

社会实验发生在真实社会,是非受控的,面对社会公众、真实的社会体验。主要的目标是为了控制风险。教育领域开展社会实验的意义在哪里?
 
 

为什么在教育信息化领域引入这种观测视角?


1)我们希望通过这种长期的社会跟踪实验,总结新兴技术政策规划对教育主体各要素的影响,寻找到客观规律。

2)帮助我们进行风险研判。

3)帮助我们做趋势预测。

4)通过实现反馈和优化,以社会学研究的方式,帮助我们推进、完善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实施。
 
随着国家社会和经济的大变革,教育信息化的底层逻辑也发生了变化,其基本逻辑是通过网络的连接和数据的赋能来促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推进的路径:围绕数字化的资源,信息化的教学,数字化的学习,网络、教师、评价,这些要素展开。


现实的问题:当前双减背景下,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更好地实现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优化。


技术的应用:在遵循科技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如何把智能化、沉浸式、新型协作技术与教育融合。


实践的推广:在推动政策或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是否可以引进这种社会学的研究方式和观察的视角,帮助我们规避风险。


 
02   
区域教育信息化:教育治理与教育智能体

一、教育治理

这几年来有很多“老生常谈”的问题,比如教育信息化解决问题的路径不清楚,区域供给跟学校的需求失衡,应用效益不高,区域缺乏可持续的发展机制,都是一些“脉冲式”的投资行为,区域里欠缺高水平的信息化人才,存在大量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不同业务之间缺乏协同。如何从区域层面推动教育信息化,现在我梳理一下我们整体推进的框架:


在发展有质量教育的基本点上,国家政策以及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的愿景制定后,学校的建设区域统筹有哪些任务?我们承接国家和地方的试点项目,经常围绕教育治理和教学改革开展实践,都是为了提高育人的质量,这是一个大框架。我认为区域教育信息化除了学校教学外,需要更加关注教育治理和区域教育改革。



关于教育治理,如今教育大数据发展的日臻成熟,为我们真正实现教育治理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可能。过往区域信息化第一要务是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共服务。发展到今天,我们可以把部分重心转移到整个区域的教育治理,推动教育公平。

通过数据科学去实现数据收集,分类分析,通过机器学习帮我们的进行区域教育治理学校发展态势的感知等。
 
▲图/教育治理的框架

教育治理与教育信息化的关系是什么呢?图中我引用了我的一位博士生的框架,这3个W需要搞清楚:教育治理服务的对象是哪些?教育治理的内容是什么?以及治理缘由为何?

为什么要治理?因为教育发展不充分,整个教育结构、学校的布局不合理等等。这一框架可以给区域决策者一个框架性粗线条的启发。

具体怎么推进实施?教育治理层次在宏观层面,有国家;在“中观”层面,是区域;在微观层面,为学校。

至于治理的目标,大家可以按照这样的一个思维框架做一点思考。在今天这样教育发展逻辑的前提下,实现教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就是治理的目标。

最后,怎样让每个个体能够享受到基础教育公共服务的机会平台,这就要用网络平台化的思维来实现数据的整合,实现开放的融合,共创共享,服务生态。

二、教育智能体

几年前,我在为一个区域做规划时,引出一个概念:区域发展的教育智能体。

我们希望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之下,能够把区域建成一个教育大脑、一个智能体;能够依托这样的智能体赋能老师、学生、学校、教育制度,实现教育环境的智能化,教育后台的可视化,教育过程的精准化,教育配置的均衡化,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教育体系的无界化。

我们认为教育智能体的本质是数据驱动的教育大脑,能够实现对教育整体的主动感知、态势预测、自治与自我进化。这不仅仅是一种来自外力的干预手段,它会形成一个自治生态,所以我们希望区域信息化发展可以朝向这样的趋势发展。

区域教育信息化需要积极推动教育治理的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升级,提升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智能时代区域信息化的发展,要构建基于强人工智能的“教育智能体”,能够自治、进化、主动感知整个教育态势。
 

03   
从学校层面出发:新时期如何推进教育信息化?
 
课程与教学是学校的灵魂,目前时期最核心的目标是数据怎样赋能我们的课程与教学。学校的发展、改革400多年来没有停歇过,每一天在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的群体去推动着轰轰烈烈的教育改革。

过往是教育理论家、心理学者在推动,今天,当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有大量从事信息科技的群体在推动。

我们从过往经验主义、心理学的实验科学推动,到今天用数据科学去推动学校的进步和改革,已经成为当今学校改革很重要的潮流趋势。那么这里面主要逻辑在哪里?它的路径是什么?

可以从四个方面推进:
 

提升教育改革领导力


构建新型育人环境


推动课程重构与教学创新


促进教育评价改革


路径1:提升学校改革领导力

我们的很多改革是“愿景驱动”的,要建立学校发展愿景。学校改革领导力就是校长根据国家教育发展目标与学校实际,系统规划学校教育变革与发展的愿景,应用信息时代的新思维、新理念、新技术,影响与引领全体师生,促进学校教育愿景实现的能力与智慧。
 
路径2:构建信息时代的育人环境

在教育新基建政策支持下,对常规教室如何改造?在新基建里写得很清楚。对专用教室、对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如何发展、对整个学校的校园环境如何建设,在新基建里都是要非常清晰地表达。最终为了能够构建“面向人人,适合人人,更加灵活开放的教育”。
 
路径3:重构课程与创新教学

可以用三个层次去看待这个路径:

第一,优化传统课堂: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二,变革教育方式:应用网络再造教学流程,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第三,重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体系,重构课程内容,满足个性化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
 
路径4:实施数据驱动的教育教学评价改革

如何用数据驱动教育教学评价改革?怎么收集课程教学数据?校园管理数据收集后,如何进行“多模态”分析?这些的研究和推进,从微观层面提高学校课程教学质量是非常有意义的一项工作。
 
学校课程教学的多模态分析与评价

数据表征:融合文本、语音、视频、生理信息、日志数据等数据表征模式,与多类型数据关联

数据采集:每种传感设备采集到的数据视为一种模态数据,多模态数据与多传感器数据关联
 
 
在教育领域,此前的“大数据”其实没有太多数据,只有“小数据”,要用小数据建立复杂的分析模型,寻找规律,所以需要进行这样深入复杂的分析,通过分析来把握学校课程现状、分析成因、找到关键问题、发掘规律、预测发展等等。

学校教育变革的路径是融合密集数据与智能算法的新型分析方法,为提升教育改革领导力、构建智慧教育环境、重构课程与创新教学、应用大数据改进教育评价,实现学校深层次、结构性变革提供了全新手段。

融合密集数据与智能算法的新型分析方法,为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增效减负提供了全新的手段。

| 专家简介,柯清超,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广东省智慧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 本文根据大会发言整理。来源于“互联网+”赋能区域教育新基建创新应用研讨会暨公益行动启动仪式,该活动由数字学习与教育公共服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慕课中心主办,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浙江省网易慈善基金会协办。


“教育信息化100人”由媒产学研联合发起,聚焦“教育信息化”“教育新基建”“智慧教育”“互联网+教育”“教育技术”等领域,我们正在寻找 “中国教育信息化100人”,希望被采访或者对教育科技感兴趣,可以添加我们微信:jiao2101708013,点击下方关注我们。


教育部雷朝滋:推动教育新基建要跳出技术逻辑


北京大学尚俊杰:学校究竟需要什么“新基建”


南昌副市长龙国英谈智慧教育示范区:如何落实双减?新基建政策下如何做好引领?


教育部答复留言:教育新基建的范围是什么?推进遵循什么原则?


教育部答复关于“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三个问题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